豆瓣8.9神作:在平凡面前,成功可能一无是处
作者:admin发布时间:2021-01-13分类:最新焦点浏览:29评论:0
新旧年交接,人们爱做的事无非两件。
一是年终总结,二是立新年 flag 。归根结底,都是为了设立人生目标,不要碌碌无为、虚度此生。
人生目标?这话听起来没一点毛病。但皮克斯动画电影《心灵奇旅》偏不买这个账,愣是跳出来用故事讲述:
当个平庸的「loser」也不要紧,因为生命的意义压根就不在于登上成功的巅峰。
01
人生,是一场你输我赢的比赛?
Joe,是故事的主人公。他家住纽约,在一所中学当兼职音乐教师,薪水不高,还苦心教授一群压根不爱音乐的孩子。
跟你我一样,他很平凡。
大龄单身、工作飘摇、把不切实际的梦揣在心里,看上去一辈子都和「成功」无关。连年迈的母亲,都得为他没有一份全职的工作而忧心。
在纽约这座超级城市里, Joe 就像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,他和他的爵士梦一样,轻轻一吹,就四散在空气里,无处可依。
就在他以为人生就将如此周而复始的时候,一天,他突然接到意外的 offer ——著名爵士音乐家拉他入队,一起演奏,摇摆纽约。
等了几十年,证明自己机会终于来了。
谁知Joe 太过兴奋,不小心掉进了井里,梦想破碎、灵魂抽离、濒临死亡。
在人生离梦想最近的关键点,变成灵魂、即将超度的 Joe ,怎么甘心生命就此结束?
为了复活,他误入灵魂学院,结识了尚未投胎的灵魂22号。
阴差阳错之下,他俩冲破学院的重重规则,再闯地球,开始了一趟重返阳间、身体互换的奇异旅程。
△ 与此同时,一幅生动鲜活的纽约图景,也由此展开。
02
家, 是回忆和历程的记载。
家,是 Joe 和22号出逃后的第一站。
Joe 的家,位于纽约一处公寓。空间不大,陈设简单,但一眼就能看出屋主对音乐的喜爱。
在皮克斯的场景概念图纸里可以看到,除了旧钢琴、大提琴这样的乐器,书架上几乎都是老唱片。而摆放在电视机下方的黑胶唱机和音响设备,足以窥见 Joe 对音乐的执迷。
不只有音乐,Joe 的家里还有许多装饰画。搭配复古壁纸,无需昂贵的装饰,已具有浓浓的艺术气息。
△ Joe 身后的挂画,来自非裔美国艺术家 Henry Ossawa Tanner 的《班卓琴课》
夜晚之中,光线透过窗户与纱帘,洒在 Joe 最爱的钢琴上。点亮一盏旁边的老台灯,不需要任何一句多余的台词,所有人都能感受到 Joe 此刻内心的情绪。
如果你仔细看过全片,会发现这个家里充满旧物,老物件几乎都有迹可循。旧钢琴、大提琴、唱片机、玄关挂画,都是 Joe 爸爸留下的痕迹。
△老旧琴键的细节处理,非常逼真
而这座小小的公寓,也承载着 Joe 和爸爸一起度过的,最后的生命时光。
△父亲虽然离去,但这些老物件仍留在这个屋子里,延续着记忆,从未散去。
03
体面 or 梦想
换你,会怎么选?
除了 Joe 的小公寓,动画团队也花了大量的心血来呈现纽约不同的景色。其中, Joe 妈妈的裁缝店和 Joe 演出的爵士俱乐部,是一组非常巧妙的对比。
Joe 妈妈的裁缝店,位于纽约的闹市街头。看门脸,足以看出它的排面。以定制/改良西服为主的服务,它多少与所谓的上流社会沾点边。
店面谈不上奢华,但非常体面。整洁、温馨、全屋无主光的设计,足够烘托出精致的氛围。
有意思的是,店里的工作人员都是非白人女性。处于双重弱势地位,能够靠一个店面支撑整个家庭,妈妈付出的心血可想而知。
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她不愿意孩子去搞爵士乐,既不稳定,也没保障。
同是黑人社群的聚集地,爵士俱乐部 Half Note 则截然不同。
△纽约历史上的确有一个名为 Half Note 的爵士俱乐部,在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之间许多著名爵士乐手都曾在这演出过。该俱乐部于1975年关闭,有人猜测这是《心灵奇旅》是对它的致敬。
这是一家只在晚上营业的地下酒吧,是过去无数黑人爵士乐手登过的舞台。空间幽暗逼仄,就像爵士乐的起点一样,是从底层拔地而起的音乐。
△爵士俱乐部通往地下的走道里有许多爵士音乐人的相片,Joe停留的那一幅,正是爵士大师 Monk 的肖像。
它不登「大雅之堂」,不受「主流」的青睐。台下的观众,几乎都是非裔群体为主。
裁缝店和爵士俱乐部之间,形成了非常鲜明的两极——白天与黑夜,明亮与昏暗、地上和地下。
一边是体面的生活,一边是摇摇欲坠的梦想,该选择哪一边,不只是 Joe ,也是所有人的难题。
04
在平凡面前,
成功可能一无是处。
然而,这并不是一个逐梦成真的套路故事。
经历万难,顺利得到演出机会的 Joe ,没有因此登上人生之巅。 演出结束,他迷茫了,发现自己一直以来追逐的目标,不过尔尔。
这让我想到剧里一位小人物,理发师 Dez 。
成为理发师之前,Dez 本想做一名兽医。但碍于兽医学费贵,又赶上女儿出生,他只好做了理发师学徒。
最终,没能成为兽医的他,开了这家理发店。
浓浓的复古美式工业风格,处处透露着他的用心。白色吊灯和白色理发椅搭配,地面花砖和墙面木纹衬托出一些乡村风。挂画装饰,都是黑人明星海报为主。
他妥帖打点着一切,善待每一位登门的顾客。
有人会以为,这是一个与梦想擦身而过的遗憾故事。但理发师 Dez 却说,作为一个理发师,我一样很快乐。
Dez 的故事像是编剧故意埋下的伏笔—— 即便与最初的梦想失之交臂,人生的意义也并不会就此消失。
于是,当 Joe 完成他梦想的演出后,静坐在钢琴之前,回溯自己的人生。发现他活在世间的意义,绝不是为了一场高光 show 而已。
那究竟是什么?
是一片飞舞的落叶?是街头艺人的歌声?是一口披萨的滋味?是和爸爸听的一张老唱片?是鼓励学生重拾爵士的喜悦?……
这些,好像都是,又好像不是。
他顺着记忆的脉络一次次去找,才发现所谓「活着的意义」, 是在于「体验」本身啊。
比起悬而未决的远大目标, 去爱、去活着、去感受、去体会生活里每一个微小的瞬间,才是构筑人生的点滴。
“活在你生命的每一分钟”,才是意义所在。
这是一个和「奋斗」背道而驰的故事,它出现得很及时,刚好在跌宕 2020 的末尾,给焦虑的人们一剂安慰。
在这个充满绩点、KPI、鸡娃和成功学的时代,皮克斯偏偏替我们站在人生的 B 面,讲了一个再浅显不过,却极其容易被忽略的道理:
梦想和奋斗,从来不是生命的全部。你的平凡生活,本身已是一场礼赞。
影片里,爵士音乐家曾给 Joe 说过一个故事:
小鱼对老鱼说:“我要找到名为海洋的东西”。
“海洋?”老鱼问,“你现在就在海洋里啊。”
“这儿?”小鱼说,“这儿是水,我想要的是海洋。”
我们都像在寻找大海的小鱼,拼尽全力,想要抵达远方,殊不知:
你的此生已足够壮阔,
你其实早已身处海洋。
乐曲只是一个跳板,你明白吗?
演奏音乐,只是为了引出真正的你。
——乔伊·高纳《心灵奇旅》
新的一年,去潇洒、快乐、勇敢地活吧!
编辑 | 哆啦
策划 | 好好住编辑部
图片来源于网络
《好想住工业风的家》
具有时代感的工业风让人着迷,
住进工业风的家更成为许多人的向往。
分为四部分把如何打造工业风
一步一步剖析开来,案例丰富,
通过对材料、格局、
物品、空间的细致讲解,
帮你读懂工业风,
亲手打造属于自己的工业风。
《 暖暖的新家:小户型的设计挑战 》 知名设计师的老房改造故事 直击小户型问题,告别狭小空间、昏暗卧室 老旧水电,直击老房居住烦恼 揭秘装修背后的设计过程、施工过程 《 家居色彩设计:170个室内配色创意与应用方案 》
这本书结合色彩意象与家居案例,向读者展示了这些色彩的奥秘,并给出了配色的cmyk值,方便使用者直接索引。另外,本书还附赠一套电子色卡,相信色卡中丰富的色彩可以带给读者更多的配色备选。